質量是企業(yè)的生命線,對于生產量大、應用面廣,與人們的生產、生活息息相關的低壓電器產品尤其如此。把好低壓電器產品質量關,除了企業(yè)自身要通過先進的技術與管理手段來提高產品質量外,權威檢測機構作為產品通往市場的那道“大門”也承擔著重要的責任。近日,中國智能電工網的編輯特地拜訪了上海電器設備檢測所(以下簡稱STIEE)陳建兵副所長,了解了他對于低壓電器檢測以及檢測機構發(fā)展的一些看法。
標準與檢測要跟上技術的發(fā)展
一方面,就檢測技術本身而言,隨著技術的不斷發(fā)展,傳統(tǒng)的低壓電器檢測技術也拓展到諸多新的領域,例如自動檢測與在線檢測技術的飛速發(fā)展,以及各類傳感器以及計算機軟件的大量應用,對檢測人員的知識領域與技術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另一方面,從低壓電器產品的自身發(fā)展而言,隨著開發(fā)手段的不斷創(chuàng)新,產品開發(fā)周期大為縮短,產品標準的更新與換版速率較以往要快很多。而用戶要求不斷提升,對低壓電器產品的可靠性要求越來越高,隨著智能電器的發(fā)展,產品的功能也愈加豐富。這些發(fā)展都對檢測機構提出了很高的適應性要求。
然而,對于智能電器,目前還沒有專門的標準,只是在某些標準中提出了一些要求,檢測人員在面對這些五花八門的功能時,往往也是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”!拔艺J為只要是產品附帶的功能都要能夠進行檢測”,陳所長如是說。帶著這樣的期望,陳所長認為標準與檢測工作者應該緊跟技術腳步,讓把握智能電器產品質量的那桿秤真正發(fā)揮作用。
加強信息化管理是提高效率與人員水平的有效途徑
STIEE近年來對于檢測業(yè)務的信息化工作十分重視,越來越先進的檢測設備也為信息化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物質保障。
陳所長為我們描繪了這么一幅藍圖:通過設備聯網,檢測項目采集的數據能夠集中起來自動生成報告;對項目進度及員工效率可以進行過程控制,及時發(fā)現問題解決問題,同時有利于不同崗位的人員合理調配;通過在線數據檢查,對于設備所存在的瓶頸問題可以及時發(fā)現和解決,提高設備的利用率及檢測業(yè)務的人員水平;通過在線信息共享,實際項目中產生的高水平報告可以供員工在線參考學習,提高了各崗位人員的業(yè)務與技術水平。
這些并非長遠的愿景,也許2、3年間,我們就能在STIEE看到這一幅圖畫成為現實。
[$page] 經濟效益不是一切
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機,使得許多企業(yè)在09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難。中國政府充分考慮到金融危機對低壓電器行業(yè)的沖擊,實行了降低強制性檢測收費標準等減負措施。
同樣也是09年,低壓電器標準化工作的跨越式發(fā)展,使得標準面臨集中換版。對于檢測機構而言,集中換版造成檢測量大幅提高,而對于低壓電器生產企業(yè)而言,也要面對檢測總體費用大幅提高的困境?紤]到企業(yè)的實際困難,國家認監(jiān)委發(fā)布公告,減免了部分項目的檢測費用,幫助企業(yè)順利完成過渡時期。
雖然,金融危機與標準集中換版或多或少地對STIEE造成了一定經濟上的影響,但陳所長很肯定地告訴編輯,經濟效益不是一切,這絲毫不會動搖STIEE把好技術與質量關的一貫方針。
與時俱進 再創(chuàng)輝煌
STIEE的低壓電器檢測站(TILVA)始建于1958年,原為機械工業(yè)部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低壓電器試驗站。它的第一個低壓電器試驗基地于1961年正式建成(簡稱老站),80年代初進行了擴建,大電流短路試驗能力達到AC400V200kA及DC900V200kA,是當時遠東地區(qū)擁有最大容量低壓短路試驗能力的試驗站。
陳所長坦言,曾經輝煌的老站,歷經幾十年歲月的洗禮,雖然見證了中國低壓電器的發(fā)展,但在一些方面已經滿足不了低壓電器檢測日新月異的要求。例如,舊的設備限制了一些試驗指標的提升;老設備無法滿足產品多樣化的接線方式;試驗能力逐漸跟不上要求;大電流試驗的場地較小不方便大型產品的進出;設備數量限制,無法多個項目同時實施……
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滿足各類試驗的要求,保證檢測報告誠實可信的傳統(tǒng)優(yōu)勢,以及自身的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,STIEE加大投入建設了新的試驗大樓(簡稱新站)。新站于2007年通過驗收,并投入應用。隨著新站的建立,老站存在的設備、場地等種種問題迎刃而解,試驗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,能夠實現各類指標高、要求高的低壓電器產品的檢測。
[$page] 同時,STIEE根據檢測技術的發(fā)展要求,注重高端人才的引進與培養(yǎng),目前檢測隊伍的規(guī)模已達200人左右。
“我